藏经阁短视频app官方_藏经阁视频ios版最新_藏经阁视频色斑安卓的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的赏析及写作背景
长沙屈原祠对联: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作背景:
这是为纪念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的屈原而作的对联中的精品,屈原不仅在诗词上独领风骚而且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赏析:
上联:何处招魂,既体现了对屈原的怀念又暗指屈原代表作《招魂》,香草:代表写作手法,这里借指屈原或具有其品格与才华的人 。“三户地”指楚国,《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用《九歌》代屈原,不仅是出于对仗的需要,而且更能丰富“心”字的含义。王逸《楚辞章句》称屈原作《九歌》“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则是“风谏”之“心”。朱熹《楚辞集注》认为《九歌》之作,是“因彼事神之心,以寄吾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那是“忠君爱国”之“心”。这样的联想都是因落实到《九歌》而生发出来的,如果改用“屈原”一词,效果也许就不会如此明显。
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是综合了用典、借代、双关、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上联“招魂”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问》之名。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说的是谁
写屈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苏武:云边断雁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写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写诸葛亮: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写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写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写白居易:枫叶四时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写范仲淹: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写辛弃疾: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写李清照:大明湖 ,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写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写史可法: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写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写鲁迅: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写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